趟出一條農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
發布日期:2015.08.19
作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有效載體和具體支撐,作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路徑,新形勢下的農業結構調整是在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十一連快”的歷史高點上的順勢而行、主動作為、主動調優。它來自于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的清醒認識,體現出對現代農業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必將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又一重要節點,在推動農業向深度和廣度進軍上開辟新途徑,釋放更大發展潛力和效能。
調結構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業結構調整一直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一直是一個深化拓展的課題。伴隨著國人飲食消費需求從吃飽、到吃好、再到吃得安全健康營養的變化,我國農業結構也在進行著相應調整。從過去“以糧為綱”的單一結構,到現在農產品全面發展、供給充裕、品種改善的立體調整,從千方百計實現保供給到肩負保供給、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態的多重任務,農業結構在不斷優化之中,資源配置也在不斷朝合理化高效化邁進。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調結構再次面臨新課題。首先是資源環境承載力緊繃,已如滿弦之弓。復種指數高、四海無閑田,黑土地質量下降、重金屬超標、地下水超采,肥藥用量大、畜禽糞便秸稈農膜未能很好地資源化利用。其次是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民增收乏力,種養銜接不緊循環不暢,糧經飼結構也不盡合理。再次,消費者也告別了模仿型、排浪式和集中化的消費習慣,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優質化和專用化的特點。所有這些都指向農業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一二三產融合不足、農業功能挖掘不夠、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不高等等。前后左右多重矛盾的擠壓,無不在倒逼農業結構在調整中優化,在優化中升級。
新形勢新階段下,如何調整,需要因地制宜、有保有壓地調整。要毫不松勁地“抓穩抓緊”糧食生產,推動糧食生產由注重年度產量向穩定提升產能轉變,在實現“產量穩定、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前提下,推動結構調整。對于資源環境過度利用、污染突出地區要痛下決心“調休調理”,把超載的生產退出來,地下水超采區要綜合治理,重金屬超標地要展開修復,調整種植制度,探索輪作間作共生;對于作物、品種品質結構不合理地區毫不含糊“調精調優”,大力發展草牧業,形成糧草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以“保、調、穩、擴”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飼用玉米、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推進馬鈴薯、大豆、雜糧等作物生產;對于一二三產融合不夠、種養結合不緊地區想盡辦法“調和調活”,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向主產區、優勢產區、特色產區、重點銷區轉移,打造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加工引導生產、加工促進消費的格局,提高農業整體效益。
調結構是一項系統工程,實施起來并非易事。不能為“調”而“調”,也不能關起門來調。要堅持市場導向,圍繞市場組織生產,這是調整的導航燈。但市場導向不是盲目跟風市場,一哄而上,必然是一哄而散。只有以前瞻思維綜合預判,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我為人先,方能在市場中取勝。要堅持消費導向,這是調整的風向標。人們在滿足溫飽的基本需求之后,越來越關注“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不僅要吃飽吃好,還要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優化農業結構,要瞄準市場需求,尊重消費者選擇,加快“生產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優化和轉變,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特色農業和綠色優質農業。要立足資源稟賦,資源適合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調整的定位器。切忌急功近利、竭澤而漁,搞掠奪性開發利用;也不能不顧本地資源要素實際,搞各種“躍進”“冒進”,交各種本不需要交的“學費”;更不能為了所謂的政績和路邊形象工程,動不動搞大盆景、大景觀、大場面,也不管銷路和市場,勞民傷財。要堅持尊重農民意愿,這是調整的壓艙石。農民不愿意和一時接受不了的,切忌搞強迫命令和行政瞎指揮。政府部門作為設計者和推動者,應注重提供服務、平臺建設、政策支持、試點示范等一攬子體系來調動農民主體的積極性。要堅持樹立大食物、大農業、大市場、大科技的理念,這是調整的定盤星。從農牧漁、農工商全局著眼,面向整個國土資源謀發展,不能眼睛只盯著一畝三分地,只在耕作上想辦法、在面積增減上做文章。
新形勢下的結構調整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我們要站在全局高度認識、深刻把握農業結構調整的本質和要求,心往“調整”想,勁往“調整”使,不斷加力,形成合力,逐步構建出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高效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上一篇: 國外如何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
下一篇: 農村也能干出大名堂